数据处理
数据计算
对数据进行公式计算,并将产生的结果输出给下一节点,配置如图所示:
- 公式: 可手动输入公式也可进行变量绑定
注意: 公式计算只能对数值类型的内容进行计算
数据统计
通过定义统计条件,对报警信息以及表记录的数量进行统计,其中设备表类型的统计,还可以针对条件筛选出来的设备进行数据计算
表相关统计
根据统计条件统计表记录的数量或对表的历史数据做一个聚合计算
表: 选择要统计的表
筛选条件: 定义统计数据的筛选条件;
分组: 分组选择后,统计时,以分组内选择的字段为维度进行统计,例如以文本进行分组,统计不同文本包含表记录的数量
数据列: 设置后,按照分组对字段的数据进行统计,不设置分组时,按照选择的字段对数据进行统计,需选择聚合方法
- 名字:自定义数据列名称,不填写时默认使用聚合方法当作名称
报警相关统计
根据统计条件统计报警信息条数,可通过添加过滤条件过滤报警信息,例如统计确认动作等于未确认的报警信息或者统计报警类型不为空的数据
选择分组后对报警信息按照分组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是数组数据,例如分组为确认动作时,按照已确认和未确认两个维度统计分别统计报警条数
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节点触发后,统计或提取目标数据点的历史数据,配置如图所示:
查询方式: 查询方式有多查询和单查询,即可查询多个数据点的历史数据或单个数据点的历史数据
这里以多查询的配置项为例展开解释
设备表: 点击选择目标数据点所属设备表
设备: 点击选择目标数据点所属设备
数据: 目标数据点
周期定义: 统计或提取周期内的历史数据
从当前开始: 从当前开始统计数据点数据
统计数据: 点击后直接进行数据聚合,不再进行数据分组
分组字段: 按照选中的字段对数据进行分组计算,每组数据按照选择的聚合方法进行计算,默认平均值
时间分组: 分组时间段内的数据可做一个聚合,例如前一小时的时间每10分钟一组
聚合方法: 对周期内的数据进行聚合计算,聚合方法如下
数据值筛选: 可以通过选定数据点的设定值对历史数据进行过滤,例如当数据点A的数据值为30时,数据点B的历史数据
高级配置: 对数据值进行筛选,只统计条件内的历史数据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节点触发后,提取目标数据点的实时数据,配置如图所示:
数据格式: 选择节点的数据格式。当选择数据格式后,当数据结构变化时,节点依然可以保持原版本号对应的数据结构,确保流程不会因为数据变化而报错,有V1.0和V1.1两种格式。
- v1.0数据格式,添加数据的弹窗格式如下:
- v1.1数据格式,添加数据的弹窗格式如下:
- 索引:索引是用来向下传递变量时,后续节点可通过索引路径查找变量,不可为纯数字。
数据: 选择要查询的数据点,选中后的数据点以“设备表名称-设备名称-数据点名称” 的格式显示选中的数据点名称
前项数据
前项数据节点触发后,取目标数据点的前一个或前多个数据,配置如图所示:
数据格式: 选择节点的数据格式。当选择数据格式后,数据结构变化时,节点依然可以保持原版本号对应的数据结构,确保流程不会因为数据变化而报错,有V1.0和V1.1两种格式
V1.0: 当选择V1.0格式时,可一次性直接选择多个数据点
V1.1: 当选择V1.1格式时,可单独添加多个格式
- 索引:索引是用来向下传递变量时便于后续节点按照路径找变量值,不可为纯数字
前项数: 选择要查询的前项数据
写入数据点值
写入数据点值触发后,流程中设置的写入值替代数据点原本采集的数据值,需选择具体表中设备的数据点
设备表及表记录: 选择具体设备表
设备: 选择具体设备
数据点及值: 选择具体数据点,并设置写入值,卡片上将显示选择的数据点及设置和设置写入值
写入时间: 替代数据点原材采集数据值的具体时间设置